楓舞軒轅電子報

2005/12/11出刊 報長:楓舞軒轅小組
 

卡漫電玩同人誌

一直以來,不管是小說、電影電視或是電玩卡漫,都會有所謂的二次創作。
也就是喜歡這部作品的讀者,因為對作品有些共鳴,而想藉此題材進行發揮。
不管是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這部作品,或是重新改寫劇情內容,
甚至只是使用裡面的人物與背景設定,然後重新創造或想像一個故事。

這種二次創作最常以小說為題,好比金庸、古龍、羅貫中、吳承恩的作品,
甚至莎士比亞、海明威、大仲馬、格林兄弟、安徒生的作品。
都有讀者嚐試著自己改寫故事,或是想像出故事的新結局,更換某些情節,
或以這些故事裡面的人物或背景,重新創造出新的故事。

相信大家應該都有看過或是至少聽過所謂的「自創福爾摩斯案件」,
或是「自創倚天屠龍記後記」、「自創美人魚新結局」這類的東西。
二次創作以優秀的作品為藍圖,重新給予作品新的生命以及意義,
是相當常見的文化創作,這在著作權法上,稱之為「衍生著作」。

當然,這些從原著衍生出來的著作,創意的多寡不一定、好壞也不一定,
題材跟類型更是不一定,除了小說之外,電影電視卡漫電玩也都是範圍。
不管稱之為二次創作也好,衍生著作也好,這類的作品可說是層出不窮,
並沒有什麼稀奇或是奇怪之處,在大家的周遭到處都可以看得到。

就以電玩跟卡漫來說,這一類的衍生著作也非常的多,而且很常見。
不管是用小說的方式來創作,或是利用畫圖的方式來創作,都是一種類型。
因為是以卡漫電玩的相同人物與世界觀來創作,一般通稱為「同人誌」。
電玩卡漫的衍生小說稱為「同人小說」、衍生漫畫稱為「同人漫畫」。

當然,「同人」是只有在電玩卡漫界才使用的名詞,實際上就是二次創作。
只要不是由原作者或是製作團隊所推出的,都可以算是衍生著作,
因此同人圖也好、同人文也好,多半也都是讀者、觀眾所自己創作的。
雖然使用了原著的人物以及構想,但也都有自己的新創意在裡面。

所以不管是動畫漫畫也好、電玩也好,多少都會有所謂同人作品的出現。
許多當紅的作品就此成為題材,就連國產遊戲的電玩作品也都有同人作品。
如果是常常瀏覽網路及討論區的玩家,應該都已經看過不少這樣的作品了。
創作的方式、種類跟風格各異,可以說是非常的多樣性。

不光只是發表在討論區或是論壇上,也有很多喜歡二次創作的朋友,
會自己架設網站發表這些作品,有的只針對單一作品,也有的創作範圍廣泛。
尤其近年來部落格(Blog)的網誌功能,讓個人能以簡單的方式,
在自己的空間發小說跟貼圖,也讓更多的同好能夠欣賞到他們的作品。

隨著最近幾年動漫畫與電玩產業精緻化,這類同人作品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活動。
不管你是否有接觸這種活動,但應該多少都聽過所謂的「漫畫同人誌展」。
簡單來講,這是一場同人創作的交流與展出的活動,不論小說還是圖畫,
各種從原著衍生出來的同人作品,都可以集中在這個場合交換與販售。

這種活動後來附帶出現另一種新的同人發揮模式,稱為「角色扮演」(Cosplay)。
但是這並非本篇所要交代的內容,我會在別篇另外以專文介紹這種創作方式。
目前漫畫同人誌展的活動,以台灣來講,因為舉辦單位多導致場次多的關係,
北中南加起來應該有十幾次,就以台北來講大約是三個月就會有一次。

這種場合所出現、展示或是販售的作品,當然都是由讀者、觀眾所自己創作的。
重點就在於改作而非原著,雖然同樣以卡漫電玩的方式出發,但精神卻不同。
也因此難免有許多不了解的人,經常把漫畫同人誌展與漫畫展本身弄混。
事實上,如果真的是原創的東西,那當然就不能稱之為「同人」了。

在這種同人圖文的交流場合中,原本單薄的一張圖畫紙或是稿紙,
也逐漸變成了油墨印刷、裝訂成冊的形式,而擺在會場中販售。
當紅的漫畫、動畫與電玩,在讀者或玩家的重新創作之下,
就變成了一本本薄薄的小冊子,在同人場的攤位上給其他同好購買。

總之,這些都是喜歡原作品的朋友,以他們對該作品的熱愛,轉化成為創作動力,
而辛苦創造出來的,不管是改寫、衍生、重新潤飾,都是有趣的二次創作。
同人誌展正是提供這些卡漫電玩的二次創作作品,能夠有交流與販售的場合。
其實與傳統小說、電視電影的改編與延伸比起來,並不算是什麼稀奇的事物。

而漫畫同人誌的活動,最初也是就二次創作這個領域所發展出來的,
只不過創作的取材對象,跟一般的衍生著作不太一樣而已。
事實上,他們與一般小說與劇本的改編、添加及任意發展並無太大的差別。
只是主要都針對卡通、漫畫與電玩來創作,而且特別以「同人創作」稱之而已。

 
 
報長的話:二次創作其實很常見的。
 
請輸入您的Email:

楓舞軒轅小組版權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取消訂閱請按這裡:取消訂閱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