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玩軒壹軒貳楓之舞的感想  By千載惡名孤臂持


  最近因為軒五要出了,又開始複習老遊戲,順便把一些個人心的感想和眾網友分享。首先先說軒壹軒貳(一併說,因為這兩者以劇情論實是一代)。

  先說畫面部分,老實說因為遊戲太老,以現今之觀點評論實非易事。不過就我所觀察一代似乎沒把水墨表現出來,只有開頭(進入遊戲前)有而已。二代有一些背景有做出一些感覺,例如第二次打蛟龜前的吊橋場景的背景,二代整體而言已稍有DOMO水墨風格,不過因時代技術因素,所以無法發揮的很好。

  再說音樂部分,一代我沒什麼特殊印象,因為一代的音樂比較平淡無奇。二代則令我著實驚豔,以那年代和技術來說,二代的音樂的確獨領時代之風騷,其中有十來曲還可以在後續的作品中不時耳聞。

  接著再說劇情部份,恕我直言實在乏善可陳(和後面幾代相比.當然不包括軒伏),劇情篇排流程上感覺讓人不斷打怪且過於簡陋。最重要的是角色素描失敗,讓人感覺不出角色人格特性,只覺得主角們是一群仗義行俠之士。那角色失敗點在哪?其實在對話上,每個人講話一定有他的個人氣息,可是軒1軒2的對話過少而且只表現出劇情流程,關於主角的內心世界描寫更是沒有著墨,寫古月聖糾纏之貌並不成功,而角色友誼亦不深刻。例如江如紅和雙親相認的對話過程,實在表現的差到令人無言,簡直像當今一些失敗的網路武俠小說,完全沒質感可言,還有古月聖復活、何然復活等橋段也表現不佳。總體而言,我認為當時的文編要負很大的責任,因為他只把故事大綱做出來,而卻做不出人物描寫。
  舉例來說,看過紅樓夢(原版)的人都知道,如果把紅樓夢的故事用幾頁大綱寫出,則一點也不吸引人,但一經曹大師的生花妙筆娓娓道來,便成了中國古今第一小說,寫作技巧至今能無人能出其右。何也?角色刻畫成功事件栩栩如生。如何刻畫角色?角色之一顰一笑一字一句,無一不經細心推敲反覆切磋,當然曹公乃曠世奇才又兼有如此生世,中國歷史前5000年沒有,後五千年再尋恐怕也難。用這水準來要求文編固然不可能,但我只是想指出對話的推敲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像電腦遊戲比較沒有其他白描空間,對話中的字辭用句便決定的角色形象,死生之地不可不查。

  最後簡短(前面我大概已寫了一小時)說一下楓之舞的心得,畫面與軒二差不多,音樂表現則略遜於軒二,但劇情便大勝前兩代。雖然和後續幾代相較仍比不上,但至少人物形象有做出來,劇情大綱流程也較前代好,而且已可看出稍有中心思想在其中。

總論:
  看的出軒轅劍一代一代在進步,讓我們一起期待軒五的到來。

回上一頁